科创大数据平台——生物医药专题

目前,我们正积极与多个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共建产业研究院,实现优势互补,助力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您可以通过上方的【提交需求】联系我们,与相关成果取得联系。同时也欢迎优秀项目团队、媒体朋友联系小智(电话18501917671)共同完善专题内容。

推荐理由:目前疗效好的抗艾药品的知识产权大多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各种原因使得中国患者手中的药物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开发出中国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抗艾药品,使国产药品以最快速度来抑制艾滋病治疗药物价格已成为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

II型糖尿病新药的创制

推荐理由:相对于已上市药物,本项目发展的具有全新结构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高活性(是已知药物的1000倍以上)、低毒性的特点。

新型二型糖尿病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推荐理由:本成果的推广领域为二型糖尿病新药。

海洋抗肿瘤药物手性合成技术

推荐理由:本项目拟对海洋来源药用活性物质西松烷二萜衍生物进行全合成制备,并开展对构效关系、结构优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分子诊断试剂及抗肿瘤药物研发

推荐理由:分子诊断试剂及抗肿瘤药物研发项目,以白血病、实体肿瘤、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为目标,计划开发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明确市场定位的创新疾病诊断试剂盒及抗癌药物产品。

注射用肿瘤血管阻断剂多肽—替佑生

推荐理由:该项目属于生物医药中的肿瘤治疗领域,重点解决现阶段实体肿瘤栓塞治疗方法存在的给药途径复杂、适应症局限于肝癌等少数肿瘤类型等问题,希望能够该产品替代现有肿瘤栓塞治疗技术。

高效低毒金属富勒醇抗肿瘤纳米药物研发项目

推荐理由:内嵌金属富勒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潜在的直接纳米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性质,各方面都优于传统的肿瘤药物。

抗流感药物T-Zana

推荐理由:本项目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根据流感病毒蛋白四聚体的结构特点,发展了一种四价扎那米韦分子T-Zana。

gp96 新型佐剂乙肝治疗性 DNA 疫苗

推荐理由:该项目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若顺利完成临床试验,中国乙肝患者众多,需医治人群数量庞大,预计产品未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一种抑制链球菌和/或预防链球菌感染的疫苗

推荐理由:本成果有效抑制链球菌在感染部位的定殖,有效预防不同血清型的A链菌感染,制备工艺简单,并且通过鼻腔粘膜免疫,具有高效、广谱和低价的优越性,并且易于推广使用。

低成本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毒、细菌的新技术与装置

推荐理由:该项目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样本不需要任何清洗或分离便可完成检测,这将成为诊断试剂行业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其检测原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

推荐理由:针对流感病毒表面抗原HA蛋白,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糖基化的金纳米颗粒,并以此为探针,发展了一种简单、小型化、高通量化的流感病毒快色、可视化检测技术。

普拉克素的新合成工艺

推荐理由:全世界有超过410万帕金森症患者,其中中国170万。至2030年,全球患者将升至870万。普拉克素(商品名:森福罗)是一种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

重组尿酸氧化酶-高尿酸血症预防和治疗药物

推荐理由: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麦角甾醇或其氧化产物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却不表现出抑制作用,预示着麦角甾醇在新的抗癌药物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型蛋白质复方药

推荐理由:经生物物理所蛋白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的技术攻关,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领域的取得较大进展。

PEG(聚乙二醇)修饰和微囊化的长效药物制剂

推荐理由:本项目主要涉及长效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具体表现为PEG(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和微球微囊化药物。通过控制PEG修饰剂的化学结构(链的长短与结构、末端基团等)来调节修饰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效,通过对微球微囊粒径、结构的控制达到最佳的控释效果。

新型竹红霉素光疗药物

推荐理由:本项目源于天然产物的新型化合物结构,系列1.1类新药(原研药)性能全面优于血卟啉光疗药物体系,且结构更明确;竹红菌系国内云南特产(别处未发现),强竞争门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诊断试剂技术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iew more>

是研究所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孵化设立的企业,以诊断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化诊断试剂公司。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亚单位疫苗技术

<view more>

与具有上市背景的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亚单位疫苗技术达成转让合作。

聂广军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结合现代生物学、药学、化学、生物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手段,研究纳米和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肿瘤纳米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生物效应等。

汪鹏飞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新型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制备及在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疾病诊疗等领域的应用;有机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诊疗中的应用。

王乃兴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生物活性手性化合物合成和有机合成新方法学研究。

姬广聚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方向:细胞多信号体系的整合调控失调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与干预;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究。

戴住波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要应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建立以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为基础的天然药物和营养品生产模式,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克隆与鉴定、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和化学半合成工艺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戴连攀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利用结构生物学等手段研究宿主对病原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基于抗原结构基础以及新型载体设计有效疫苗,采用新技术平台筛选新靶点抗体,进而获得新型疫苗与治疗性抗体用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