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大数据平台——新材料专题VOL.2

目前,我们正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多家院所联合举办“智汇行动”概念验证创新大赛院所专场路演,致力于支持一批优质早期项目,打造符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需求的“概念验证中心”。您可以通过上方的【提交需求】联系我们,与相关成果取得联系。同时也欢迎优秀项目团队、媒体朋友联系小智(电话18501917671)共同完善专题内容。

推荐理由:分析机构预计,到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达112万吨

高软磁性能超坡莫合金材料

推荐理由:通过研究提高超坡莫合金磁性能,使其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最佳质量标准。

柔性电致变色材料

推荐理由:显示器件、汽车玻璃、智能材料、节能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水淡化用新型抗有机污染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推荐理由:本项目以反渗透海水淡化膜为目标,通过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及添加剂和后处理方法,以获得最大水通量和最佳抗有机污染性能,解决长期运行中存在的有机污染及水通量下降等问题。

无疤痕医美粘合剂材料的研发

推荐理由:本项目中的无疤痕美容粘合胶凭借其防水透气抗感染,免缝合无需拆线,并可实现皮肤粘合的多重功效,能够为外科手术伤患及医美整形消费者提供便捷、无痛且创面美观的体面式服务。

水性透明膨胀防火新材料

推荐理由:目前国内外商品化的水性透明膨胀防火材料生产厂家和产品都较为稀少,已有的商品存在耐候性差、短期易开裂、耐水性差、透明度低等缺点。

深海浮体材料

推荐理由:在科技部,科工局,中科院等一系列项目的支持下,理化所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化学法突破关键技术,制备出浮力材料专用空心玻璃微珠,与轻质高强聚合物体系复合制备高性能大深度浮力材料。

高性能特种聚氨酯弹性体产品

推荐理由:我们开发的PCDL/MDI,PTMG/MDI和 PCL/MDI体系密封材料组合料经多方测试,具有更好的弹性、耐压缩永久变形、耐磨性、耐油性能等,完全可以替代PTMG/TDI 体系。如建立100吨/年的液压支架密封件生产线,预计产值可达1000万元/年,完成利税总额200万元/年。

超高强碳纤维制备技术

推荐理由:超高强碳纤维主要用于增强复合材料,能够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器件的重量,提高载荷,降低成本,是下一代宇航器主体结构材料的优选材料之一,日本、美国近年来已推出相应的预浸料体系。

新型高效纳米热界面材料

推荐理由:经工信部及Bureau Veritas集团权威三方检测,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符合欧盟Rosh标准,受到用户广泛好评;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达100亿元,且年均增长率为7.1%,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规模化储热技术及低碳节能系统应用

推荐理由:本项目面向储热和固废资源化的重大需求,结合多相实验室在储热技术方向的研究基础,研制固废体系新型复合储热材料,进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实现固废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储热技术经济性。

高品质硅基陶瓷粉体大规模制备技术

推荐理由:在燃烧合成 高品质 Si3N4、 β-SiC陶瓷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展了大规模 、 低成本工业化生产的多项重大装备和工艺创新,大大推动了我国燃烧合成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引起了国际学术同行及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高纯金属性、半导体性碳纳米管电子墨水产业化制备

推荐理由:是制备高速、 低功耗、高集成度的碳基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柔性电子器件、印刷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由于其高效的红外发光特性以及手性螺旋结构还可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分子探针等;高纯金属性碳纳米管可用于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纳米导线应用于柔性显示器、超级电容器等。

高品质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

推荐理由:炭美®石墨烯已在国内外300余家企业与研究机构推广应用,依靠过硬的品质和稳定的质量获得用户的一致认可。

 

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PBS :分阶段技术转让合作,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做出新贡献

<view more>  

理化所开发的新型的全生物降解塑料PBS,该材料很好的弥补了PLA的缺陷,能够长期在100℃以上环境下使用,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存贮性能,是我国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的降解塑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

<view more>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使命,基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A类专项科研成果,发展综合性能满足应用要求、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以及700Wh/L以上锂离子电池用核心关键材料,产品应用覆盖电动汽车、消费电子、规模储能、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领域。

王  勇
专家 新能源产业
 
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分离过程与工程,具体包括溶剂萃取设备(萃取塔)的模拟计算、设备设计及工艺开发,主要应用领域为溶剂萃取技术在核工业、石油化工、天然产物分离、制药行业、工业废水处理等。
崔彦斌
专家 节能环保产业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煤的热解和气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甲烷芳构化、太阳能电池等。

杨亚锋
专家 新材料产业
 
主要从事于金属粉体制备、轻金属及陶瓷材料的粉末冶金近净成形制造及3D打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陈  懿
专家 新材料产业
 
研究方向: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包括: 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材料; 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 吡喃和螺吡喃类光致变色材料。
汪卫华
专家 新材料产业
 

主要研究方向:非晶态物理;新型非晶、纳米材料的探索及形成规律研究;非晶材料在极端物理条件下的结构及动力学演化、特殊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

朱凌云
专家 新材料产业
 

研究领域:有机半导体电荷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理论研究;有机多光子吸收,有机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