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大数据平台——钢铁产业专题

前言

在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产业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近年来钢铁行业正以充足的动力及能力响应产能减量置换的政策。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行业的转型升级。

本期专题对比钢铁行业产能置换的相关要求,挖掘中国科学院技术成果、专家人才进行集中推荐展示,希望为各钢铁企业提供产能转移后新项目规划的解决方案,助力钢铁产业提质增效、扩充升级产业链条,实现行业新突破。

您可以通过上方的【提交需求】联系我们,与相关成果取得联系。同时也欢迎优秀项目团队、媒体朋友联系小智(电话18501917671)共同完善专题内容。

 
相关成果 ACHIEVEMENTS
 
产业上游

铁矿石开采、加工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脱钠的方法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可实现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钠的高效脱除,且经处理后获得的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以Na2O计的钠含量可保持在0.2%以下,满足直接应用于高炉炼铁的要求,有效避免了烧结矿还原粉化、引起球团矿异常膨胀、破坏高炉内衬。

一种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综合利用的方法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推荐理由:可实现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中铝、铁和硅组分的分离及铝铁的综合利用。

废钢筛选和加工

铁矾渣的清洁冶金综合利用方法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本方法能有效回收铁矾渣中的有价金属,处理过程清洁,可有效解决铁矾渣的堆存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种中频炉冶炼炉外脱磷的方法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该方法有利于降低中频炉冶炼对废钢的要求,提高中频炉熔化钢种的应用范围,提升中频炉熔化金属液的内部品质。

炼焦、化工产品、石灰和耐火材料项

一种包含微量添加物的焦炭钝化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工业实施,可显著降低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大幅提高焦炭热性能。

百万吨级电石渣短程回用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推荐理由:有效解决生态脆弱地区大型能源、化工产业的原生矿物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产业中游

炼铁系统工艺水平

一种炼铁工艺用喷吹煤粉预热燃烧装置及方法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为炼铁高炉和熔融还原炼铁炉喷煤提供预热功能,预热装置可以将煤粉流预热至300℃以上,挥发分析出超过50%。

转炉烟气全干法余热回收技术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推荐理由:该技术集成了先进可靠防爆技术、大容量高精度蒸汽蓄热稳流技术、紧凑高效间歇性热源余热换热技术、高效清灰技术、饱和蒸汽发电新技术等,使得炼钢转炉烟气全干法余热完全回收,有效降低企业能耗和水耗,实现“负能炼钢”节能减排。

炼钢新技术和新工艺

可视化技术在装备制造业热加工领域的成功应用
成果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推荐理由:课题组开发了可视化技术,核心是将计算机模拟和X射线实时监测结合起来,在“看得见”的条件下制订新的工艺设计原则。

钢的亚快速凝固组织、性能与控制机理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对发展亚快速凝固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指导亚快速凝固工艺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为薄带连铸钢的亚快速凝固过程及组织性能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中国钢的薄带连铸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支持。

轧钢技术改进

高品质宽厚板坯制备技术与装备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可以为宽厚板轧钢生产线提供合格板坯,缓解并逐步解决目前我国宽厚板轧制能力过剩与宽厚板坯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满足大型钢铁企业对宽厚板铸坯的迫切需求,项目实施将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并加快高附加值新产品生产线的建设,为促进钢铁行业的调整与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钢铁深加工产业

大型合金钢锭及铸锻件缺陷与组织控制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相关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国内50多家企业;实现了重大工程急需的关键部件国产化;提升了中国大型铸锻件整体制造技术水平,为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合金结构钢高温黑皮化防腐技术与工程示范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旨在研究开发一种高温化学黑皮化防腐技术,使其应用能够降低以45Mn、40Si2MnV等为代表的合金结构钢高温过程中的氧化烧损、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以及防腐保护后再产生的氧化铁皮剥落性能。

钢铁生产节能减排项目

钢铁企业冶金尘渣的常温常压高值化、减量化技术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推荐理由:如果该技术在钢铁行业内推广,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固废排放量70%以上,节约企业大量环保费用;还提高了炉料的纯净度,有力保障了高炉设备顺畅运行,边际效益显著;并且实现了固废资源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0~3000万元。

冶金行业高温余热利用技术及关键设备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推荐理由:钢铁企业中,焦炉、高炉及炼钢工序均有相当数量的较高品位余热可以回收利用,某些余热的温度高可达 1600℃,利用价值非常高。本项目重点关注冶金行业,尤其是钢铁行业内高温余热的回收利用。
 

燃煤工业锅炉低温NH3-SCR脱硝技术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先进环保产业

推荐理由:本项目适用于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硝,可置于除尘器甚至脱硫装置之后。

MVR节能技术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推荐理由:工业蒸发过程是能耗巨大的过程,MVR热泵比常规多效蒸发能耗降低30%以上。

新型高效传热技术
成果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推荐理由:此技术可广泛用于国防、工业生产、电子/电力行业的散热及余热回收,为这些行业的节能减排及安全运行提供先进技术 

产业下游

延伸钢铁制品产业

抗再狭窄新型不锈钢心血管支架
成果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推荐理由:从心血管支架用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应用含铜不锈钢新材料开发新型心血管产品,实现有效降低心血管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抗感染医用不锈钢的研究开发
成果 新材料产业 先进钢铁材料

推荐理由:抗菌不锈钢是一类具备结构/功能一体化特征的不锈钢新材料,利用抗菌不锈钢开发具有抗细菌感染功能的医用不锈钢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不锈钢医疗器械和手术工具。

 
相关专家 EXPERTS
 
徐建中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主要研究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气轮机和航空航天动力装置内部流动、节能和科学用能、能源的清洁利用、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等。 

淮秀兰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主要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与先进热管理、新型余热利用与高效节能技术、先进测量技术及新型热界面材料研发、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器及其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发电、各类燃气轮机及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肖云汉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长期从事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研发和能源科技政策及战略研究。任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专家组成员,国家能源局“我国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研究”负责人。

李静海
专家 节能环保产业

发明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无烟燃煤技术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获奖人)。开发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小型无烟燃煤设备系列产品,成为当前污染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

陈海生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首席专家和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姜玉雁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主要从事传热、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展新型热压转换传热技术研究,在高温热防护、余热利用和热管理领域获得产业化应用。近年从事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孙运凯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能源产业

正在进行亚临界300MW和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开发和方案设计工作。 

宋国良
专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主要研究新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燃煤多种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特种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相关案例 CASES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炼钢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及其显热发电系统”专利作价入股成立江苏中科海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炼钢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及其显热发电系统技术对现有钢铁行业转炉烟气处理方式的一次突破,该项目综合现有转炉除尘“OG”法及“LT”法的技术特点,全面实现了转炉烟气1000-900℃的热量回收,同时解决了系统除尘及耗水量大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价值可观。自2006年开始,力学所魏小林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致力于窑炉余热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渐形成了几项核心专利技术,并建成了一些工程化应用项目。
2017年7月,力学所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致力于炼钢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及其显热发电系统技术研发及工业示范,开展系统工程设计和产品定型设计及标定试验。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经力学所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充分酝酿、研究与论证,联合投资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成立一家新企业“江苏中科海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暂立名)”,主要进行炼钢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及其显热发电系统技术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市场销售等活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制备技术变废为宝,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双收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排放出的细尘。目前我国粉煤灰年排放量近6亿吨,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不足70%,由此造成了粉煤灰的大量堆存,累计堆存量已达30亿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安全、土地占用等问题。粉煤灰目前主要消纳途径是建筑、建材行业,用于混凝土掺合料、或者用于生产砌块、烧结陶粒、烧结砖等。由于这些产品附加值低,而粉煤灰本身容重低,运输困难,粉煤灰只能就地消纳。因此,粉煤灰消纳量过度依赖于当地基本建设的增长速度。一旦粉煤灰产生量大且产地集中,基本建设跟不上,粉煤灰大量堆存就难以避免。为了解决粉煤灰占地堆存问题,必须开拓粉煤灰其他大宗利用途径,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突破粉煤灰产品受限于销售半径的桎梏。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等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火电能源供应基地。由于经济结构单一,人口密度低基建量有限,我国粉煤灰主要堆存在这些地区。而上述这些地区位于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如果既能大量消纳能源支柱产业固废,又能缓解区域干旱半干旱问题,则不失为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一大良策。另一方面,农业部2015年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旨在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化肥利用率不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上述多重压力使得未来粮食稳产增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土壤调理剂是指用于保持和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各种物料。据了解,目前我国土壤调理剂年需求量在4000万吨以上,而产量只有200~300万吨,且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缺口大。以保水性为主要特点的土壤调理剂目前主要以有机材料为主,存在降解困难的严重问题。以肥料缓释、平衡土壤营养元素为主要特点的土壤调理剂是解决化肥用量过大和土壤板结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该领域研究在国内进展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北京鸿朋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技术合作,共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发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制备技术,目前项目合作进展迅速,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的研发已申请国家专利,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建成了百公斤级中试实验室,生产出的产品在农业部试验田进行了大田试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土肥站报告,其施入对每一时期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增产率达7.9-13.4%,具有明显的减肥增产效果。土壤调理剂项目通过大面积使用达到预期效果后,将面向内蒙古及周边区域推广,为提高我国粉煤灰大宗化、高值化利用水平;实现电源基地工业高效清洁和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企业 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