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传统的低轨遥感卫星,根据卫星成像模式的不同,对同一地域的观测间隔要3到4天,无法满足快速、连续获取重点地区地面信息的应用需求。采用大规模低轨卫星组网飞行方案,要实现全球的准实时观测,按照50公里扫描幅宽计算,大概需要数十颗卫星编队,系统成本高昂。将卫星的轨道高度提升到3万公里以上的地球同步轨道(高轨),可以大大扩展观测范围,提高重访能力,单波束就可以覆盖几百公里的幅宽。为充分利用高轨和低轨的优势,如果采用收发分路,协同工作的体制,即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的信号为主动激励源,中低轨卫星、低空飞机和自由飞行器等中低轨道航空器被动接收地面回波,组网观测,可以大大提高实效性和空间分辨率,降低系统功率需求,实现轻型化、模块化以及低成本的灵活运行。本项目拟提出一种基于高轨照射源搭配中低轨卫星、低空飞行器等多基地平台SAR传感器的新体制卫星观测模式,实现对我国沿海地区重点区域的高频次、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监测。
应用领域
本项目提出的新体制SAR遥感观测模式,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低轨卫星、飞机、自由飞行器平台组网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地震、洪涝等应急救援场景,实现准实时现场灾情信息感知,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应用价值。此外,还可应用于重点地区的目标侦察、航空飞行器导引等,具有广泛的战略应用价值。最后,本项目提出的新体制SAR遥感观测模式还可以获取地物目标的多角度、多极化、多方位连续观测信息;采用一发多收模式,还可以行成干涉测量系统,实现地面运动目标监测、地表高程信息反演等卫星应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应用价值。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