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将替代现有的石墨负极材料,物理所于1997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纳米硅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并申请了发明专利。经过20年的努力,克服纳米硅负极材料在应用过程中诸多科学技术难题,于2017年5月在江苏溧阳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使命,基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A类专项科研成果,发展综合性能满足应用要求、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以及700Wh/L以上锂离子电池用核心关键材料,产品应用覆盖电动汽车、消费电子、规模储能、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领域。
2018年,公司从创业初期的不足10人,发展到现有员工120人,目前公司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年产2000吨,同时克服困难,于第一季度取得了ISO9901质量证书并研发了数款产品,部分产品性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