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结合古哺乳动物学、高分辨率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综合沉积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年代学 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亚洲腹地新生代各个主要时期哺乳动物群的组成特征、更替规律及其对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通过量化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揭示新生代亚洲内陆生态系统中不同哺乳动物类群之间以及哺乳动物群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完善和规范我国相关的哺乳动物带和期,建立精确的亚洲新生代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系统,建立我国乃至中亚地区的区域性陆相新生代界线层型剖面。
深入研究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及其与古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有助于人类更加理性地认识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哺乳动物冠类群主要门类的起源、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主要界线附近哺乳动物群的更替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哺乳动物化石因此成为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研究对象。建立精确的地质年代框架,是研究地球环境演变和生命演化的基础。哺乳动物新种类的出现和哺乳动物群的更替是确定新生代陆相生物地层划分和生物地层界线的主要依据,是地层多重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亚洲腹地的我国新疆地区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完整、化石丰富,是建立区域性生物地层年代框架和地层界线层型、研究哺乳动物演化历史与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变化相关关系的理想地区。
应用领域
新兴服务业。
项目规划:
一系列有关新生代亚洲内陆哺乳动物群更替与古气候环境变化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的连续发表,必将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从而扩大我国古生物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在国内的主要媒体和科普杂志上,希望借此推动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公众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与有关企业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