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黎明,博士生导师。1993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博士学位(长春应化所联合培养)。自1998年,先后在瑞
丁宝全,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9月在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Nadrian C. Seeman 教授。其后在美国劳伦斯
邓珂,200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作访问学者。2002-2004,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
曾庆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配位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被聘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7年调入
杨延莲,博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1992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山东大学化学学院学习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
谢黎明,1982年出生于湖南;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2009年6月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2007-2008)前往美国MIT进行联合培养;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物理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材料所、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体所、德国明斯
孙佳姝,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6 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 2010 年获得美国范德堡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2011 年加入国家
裘晓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1992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97年、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
朴玲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天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分别于北京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玛丽.居里大学)进行博士后研
刘新风,200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导师刘益春教授。2011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导师裘晓辉研究员。2011-2015年在新加坡南洋理
刘刚,2000年在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6年分别在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