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博士,硕士生导师。荣获2017年“中国生态学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主持基金委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参与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以及环保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管理,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固碳潜力的野外观测和模型估算、城市
2016—2018: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能源
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2001-2006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作博士后。201
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2005年在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8-2009年以公派联
2007.5 - 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6.3 - 2007.4: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环境科学系,博士后 2005
研究方向:环境分析化学,包括农药残留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发、农药快速检测相关设备研制、农药(包括手性农药)环境化学行为研究等。招生方向:专家类别:高级职务:社会
2008/04–至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副教授; 2007/03–2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07年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在美国伊利
研究兴趣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及新型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控制原理与应用技术教育经历1996/09年-2001/0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
学习经历 2002.03-2005.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9.03-2000.0
研究方向:基于污染物去除和削减机制与过程研究的环保新材料、新设备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几个重点行业废水回用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集成技术研究;健康水系(河段)水质安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