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问世打开了人类直接观测微观世界的大门,并迅速成为各国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1987年,世界上第一台商业化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STM1在德国Omicron NanoTechnology公司诞生,接着他们又在1995年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商业化的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美国的RHK Technology、德国的Specs、日本的Unisoku等许多公司迅速跟进。
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开发和应用上起步相对较晚。白春礼院长是我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和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系统,并一手推动了大气环境下工作的扫描探针系统的产业化。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表面物理、纳米科技、低维量子等研究方向上的迅速崛起,国内各研究单位对高端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需求也是增长迅猛。以邻国日本为例,有各类超高真空STM系统约300余套,仅Unisoku一家公司就在日本销售了STM系统200多套。而作为人口是日本10倍、国土面积是日本25倍的中国,仅有同类系统百套左右,且部分性能指标已经落后,并主要集中在物理所、清华、北大等少数几所高校。出于对中国巨大市场的觊觎,Unisoku更是在2011年底在北京成立海外唯一的分公司希望抢占先机。根据Omicron和Unisoku销售情况进行保守估计,未来3-5年国内高端STM系统的需求应该在100套以上,按每套标准系统300万价格计算,大概有3亿以上的市场空间,目前单套设备的毛利在30%~50%以上。国际市场容量,按照Omicron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3790万欧元,60%来自STM系统,其市场份额按30%进行估算,国际STM市场需求大概在7000万欧元/年。而最近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一些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热潮即将来临,这都可能极大提升对高端STM系统的需求。
应用领域
表面物理、纳米科技、低维量子等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