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国内外研发情况,国内外主要技术竞争对手;本项目与国内为类似项目技术指标对比。还可包括获得资质、奖励情况;参与制订标准情况等
对于裂缝储层的描述,目前国内外主要依靠的是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技术,代表软件以恒泰艾普的EPT软件为主,近两年随着宽方位数据的处理,CGG公司和西方地球物理公司也开始逐步在发布利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检测技术;这些软件其主要是利用反射波在裂缝发育区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来进行裂缝预测。由于裂缝发育带尺度较小,对于小地质体的勘探利用反射波难度较大,而绕射波在这方面则有着超级分辨率的能力,如果裂缝体发育没有一定的规模,其产生的方位各向异性较小,难以被检测出来;其次反射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即裂缝带可能会产生方位各向异性,但产生各向异性的区域不一定是裂缝发育区,使得利用方为各向异性预测裂缝的多解性增加,准确度要降低;此外这种利用反射波方位各向异性技术必须要有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反射界面,且只能对靠近反射界面附近的地层进行识别,而这种情况在古潜山地层,在碳酸盐岩地层通常都难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反射波,绕射波则相对较为发育。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利用绕射波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国际国内目前针对绕射信息提取和成像方面虽然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也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增长,但未见到有成熟的针对绕射波成像商业化软件;在绕射波信息提取方法方面,针对国际上几种主流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研制,同时发展了自有的特色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取得了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行的成果。
应用领域
目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石油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我们技术服务及技术转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我国油田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有大庆油田(4000)、胜利油田(2800)、长庆油田(3000)、中海油渤海公司(5000)、新疆油田(1200)、塔指(1500)、辽河油田(1000)等,500万~1000万吨的油田有吉林油田(500)、中石化西北局(800)等。其中长庆油田、中海油、塔指、西北局等是处于上升期的油田,勘探开发投入大,对勘探技术服务需求比较迫切。其它老油田重点在开发,因此,对开发地球物理技术需求比较迫切。这些油田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以上,在这些油田中古潜山裂缝,碳酸盐岩裂缝,火成岩裂缝等裂缝性油气藏或致密岩中的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进展,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对于裂缝性油气藏的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裂缝性储层的描述没有一个较好的软件系统,也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技术;绕射信息提取技术在描述裂缝性油藏方面具有比传统反射波较多的有点,该方法在裂缝储层描述方面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