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睿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浏览次数

627

收藏次数

0

接洽次数

0

  • 范东睿
  • 研究员
简历:
范东睿,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骨干人才),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MICRO、HPCA、HotChips、PPoPP、CGO、PACT等领域顶级会议以及IEEE Micro、TPDS、TACO等领域顶级期刊。近五年在国内外应邀作学术报告30余次,已获授权/受理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担任过HPCA、Micro等顶级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ICPP、IGCC等国际会议主席。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国家级“973”、“863”、核高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盟第七框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等。主持完成了超标量 Godson-X、64核Godson-T、256核HGJ处理器、高通量数据处理器 DPU等各类高性能、高通量处理器的设计工作。2010年主持完成的Godson-T众核处理器流片,在国际上众核处理器结构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并被计算机领域国际知名杂志《MICROPRPCESSOR REPORT》评选了2011年服务器领域十大事件,Godson-T作为唯一一款学术界的众核处理器芯片入选。研究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1. 2017/1 — 至今,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2. 2013/09 – 2016/12,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副主任,处理器结构实验室主任3. 2010/11 – 2013/09,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处理器结构实验室主任4. 2011/12 – 2012/06,美国 IBM 研究院,青年高级访问学者5. 2006/07 – 2010/10,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前瞻研究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微体系结构研究组组长6. 2007/06 – 2007/12,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7. 2005/07 – 2006/06,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微处理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最新更新参见国科大教师主页: http://people.ucas.ac.cn/~fandongrui
研究方向:
众核处理器设计,高通量处理器设计,数据流处理器设计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2018年首都科技领军人才2018年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创新创业好青年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被评为“首都领军人才”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海英人才”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奖”201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优秀研究人员奖”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入选)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201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卓越之星”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优秀论文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当年全中国科学院所有学科共50名)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优秀科研奖”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百星计划”
代表论著:
代表性论文(选10篇):[1] Dongrui Fan, Wenming Li, Xiaochun Ye, Da Wang, Hao Zhang, Zhimin Tang, Ninghui Sun. An Efficient Many-Core Processor for High-Throughput Applications in Datacenters. 24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Architecture (HPCA). Vienna, Austria, February 24-28 2018.[2] Fan, Dongrui; Zhang, Hao; Wang, Da; Ye, Xiaochun; Song, Fenglong; Li, Guojie,GODSON-T: AN EFFICIENT MANY-CORE PROCESSOR EXPLORING THREAD-LEVEL PARALLELISM,IEEE Micro, 32(2), pp 38-47,2012/4.[3] *Fan, Dongrui; Li, Xiaowei; Li, Guojie,New Methodologies for Parallel Architecture,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4), pp 578-587, 2011/7.[4] *Long, Guoping; Franklin, Diana; Biswas, Susmit; Ortiz, Pablo; Oberg, Jason; Fan, Dongrui; Chong, Frederic T.,Minimal Multi-Threading: Finding and removing redundant instructions in multi-threaded processors,43rd Annual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MICRO 2010,2010/12/4-2010/12/8, pp 337-348, Atlanta, GA, 2010.[5] *Ye, Xiaochun; Fan, Dongrui; Lin, Wei; Yuan, Nan; Ienne, Paolo,High performance comparison-based sorting algorithm on many-core GPUs,24th IEEE International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mposium, IPDPS 2010, 2010/4/19-2010/4/23, Atlanta, GA, 2010.[6] Fan, Dongrui; Yuan, Nan; Zhang, Junchao; Zhou, Yongbin; Lin, Wei; Song, Fenglong; Ye, Xiaochun; Huang, He; Yu, Lei; Long, Guoping; Zhang, Hao; Liu, Lei,Godson-T: An Efficient Many-Core Architecture for Parallel Program Execution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4(6), pp 1061-1073, 2009/11.[7] Xiaolong Xie, Yun Liang, Xiuhong Li, Yudong Wu, Guangyu Sun, Tao Wang, and Dongrui Fan. CRAT: Enabling Coordinated Register Allocation and Thread-level Parallelism Optimization for GPU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TC).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10.1109/TC.2017.2776272.[8] Xiaowei Shen, Xiaochun Ye, Xu Tan, Da Wang, Lunkai Zhang, Wenming Li, Zhimin Zhang, Dongrui Fan, Ninghui Sun. An Efficient NoC Router for Dataflow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n 2017[9] WANG Fei, WANG Da, YANG Haigang, XIE Xianghui, FAN Dongrui. On-Chip Generating FPGA Test Configuration Bitstreams to Reduce Manufacturing Test Time[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6, 25(CJE-1): 64-70. [10] Hafiz Fahad Sheikh, Ishfaq Ahmad, Dongrui Fan. An Evolutionary Technique for Performance-Energy-Temperature Optimized Scheduling of Parallel Tasks on Multi-Core Process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 Distributed Systems, vol. 27, no. , pp. 668-681, March 2016, doi:10.1109/TPDS.2015.2421352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超导计算机研发专项-超导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2018/01/01-2022/12/31、项目负责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732018、后E级时代的新型高能效处理器体系结构、2018/01/01- 2022/12/31、项目负责人3、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金、2011CB302500、高通量计算系统的构建原理、支撑技术及云服务应用、2011/01-2015/08、课题一技术负责人4、核高基重大专项、千线程并行的众核CPU 体系结构和支撑技术研究、2014/01-2015/12、超级计算机处理器研发—子课题负责人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173007、众核体系结构中的渗透式延迟容忍方法研究、2012/01-2015/12、项目负责人6、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基金、众核处理器设计、2012/01-2015/12、课题负责人7、(横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25152、高通量服务器研究项目、2012/02-2013/03、已结题、课题负责人8、核高基重大专项、2011ZX01028-001-002、超高性能CPU新型架构研究、2011/01-2011/12、分课题负责人9、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0B058、高通量众核处理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10/12-2013/12、已结题、课题负责人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60921002、超并行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2010/01-2012/12、课题负责人1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技术项目、2009AA01Z103、结合众核特征运行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9/01-2010/12、课题负责人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092044、适用于生物信息处理的众核结构设计方法研究、2009/01-2011/12、已结题、项目负责人13、欧盟第七框架项目( EUROPEAN COMMISSION 7th Framework Programme on Researc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FP7-216693、Multi-Objective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of Multi-Processor SOC Architectures for Embedde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2008/01-2010/12、已结题、课题负责人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736012、高性能片上存储系统、2008/01-2011/12、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15、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金、2005CB321600、延长摩尔定律的微处理芯片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方法研究、2005/09-2010/12、已结题、课题一子课题负责人
学科类别:
计算机系统结构
所属部门: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专家类别:
正高
杰青入选时间:
百人入选时间:
其他备注:
博导计算机系统结构
其他备注2:
其他备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