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源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浏览次数

733

收藏次数

0

接洽次数

0

  • 王心源
  • 研究员
  •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简 历:

简历

王心源, 男, 1964年6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数字“一带一路”世界遗产国际工作组(DBAR-Heritage) 联合主席。主要从事遥感考古、数字遗产、环境考古研究。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北京市科技一等奖等6项荣誉。

教育经历

1982.9--1986.7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5.9--2000.9 攻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区域古环境重建理论与实践?以内蒙古阿拉善区为例”

2003.3--2006.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遥感考古方向)研究工作。

博士后出站报告:“遥感环境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若干区域为例”

工作经历

2012.10--今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9.6--2012.10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

1986.7--2009.6 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旅游系任教, 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站长。

社会任职:研究方向:

数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空间考古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科学院 A 类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项目三课题五“一带一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2018-2022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课题二“遗产地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研发”。2017-2020

3.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全球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空间精细观测与认知”。2013-201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月基观测研究” 课题四“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月基观测研究”专题“固体地球宏观运动的月基观测机理研究”。2016-2020

5.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二期)(主要核心骨干)。2019-2020

6.研究所 1-3-5 培育方向 5 项目:“一带一路”与胡焕庸线的空间观测与认知

代表论著:

1.LUO L, WANG X Y.*, et al. Google Earth as a Powerful Tool for Archaeologicaland Cultural Heritage Applications: A Review,Remote sensing,2018, 10, 1558,1-33

2.Wang Xinyuan, LUO Lei, et al. Cratering process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Xiuyan impact crater in Northeast China[J]. SCIENCE CHINA(D) 2013,56(10): 1629–1638

3. Wang Xinyuan, Zhengyag Guo et al. Extraction of palaeochannel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 the east of Chaohu Lake, China[J].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2012,6(1):75—82

4. LUO L, WANG X Y.*, et al. Integrated RS, GIS and GPS Approaches to Archaeological Prospecting in the Hexi Corridor, NW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Royal Road to Ancient Dunhuang[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4,50,178-190.

5. LUO L, WANG X Y.*, et al. Automated Extrac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 Tops of Qanat Shafts from VHR Imagery in Google Earth[J]. Remote Sensing. 2014, 6, 11956-11976.

6. Wu Li, Wang Xinyuan,et al. Ancient culture decline after the Han Dynasty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East China: A geo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2, 275,23-29

7. 王心源, 郭华东. 空间考古学:对象、性质、方法及任务.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3): 360-367

8. 王心源 刘洁 骆磊 李丽。“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察与认知,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5):550-558

9.王心源,吴立. 巢湖北山地质考察与旅游教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018

10.郭华东(主编), 王心源( 常务副主编) 黄妙芬. 世界遗产遥感图集·中国篇,科学出版社,2011

11.Guo Huadong Editor-in-chief, Wang Xinyuan,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Executive),Huang Miaofen (Editor-in-Chief). Atlas of Remote sensing for World Heritage: China, Springer ,Science Press,2012

获奖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