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研究部,在开发离子液体净化分离含氨废气技术方面具有将近10年的知识积累,成功开发了对氨选择性吸收的新型离子液体,实现了离子液体
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类高效均相和多相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实现了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温和条件(80-140oC), 低醇烷比(1:1~1:3)下,反应呈现
团队历经12年开发的离子液体催化降解废旧PET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专利12项,目前已建成1000吨/年工业示范装置。该技术采用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将废
开发了山梨醇高效脱水的功能离子液体催化剂,实现异山梨醇的绿色化、连续化以及规模化制备。完成异山梨醇的公斤级制备放大实验,同时解决了催化剂循环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原
关键技术:高电导率柔性固态电解质;创 新 点:该电解质具有室温电导率高(>5*10-4S/cm),对水分和氧气不敏感、在空气中稳定的特点,可用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开发了将废硫酸溶液中酸溶有机物低温炭化为功能炭材料,同时实现低温还原硫酸为二氧化硫。与高温裂解方法1100℃的反应温度比,低温聚合炭化工艺把处理温度降低到250
开发出能量密度304Wh/kg的高能量密度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常温循环寿命达1000周,同时开发的高能力电池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3C/1C放电容量比>95%)。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功率输出工作条件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通过电解液开发和工艺技术创新,制备出一种高功率动力电池(组)。该电池具备3C快充能力,瞬时功率密度大于400
本项目拟针对高电压的三元正极材料,高压镍锰正极材料、高容量硅碳负极对电解液体系的特殊要求,从功能化离子液体添加剂、低粘度高稳定的溶剂和新型锂盐三个方面入手,开发
关键技术:梯级孔结构的厚极片制备技术;创 新 点:通过调整极片孔隙率分布,解决了锂离子电池极片加厚、Li+传输路径延长带来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下降、倍率性能劣化等问
针对完全淀粉塑料存在的力学性能差、成本高等问题,我们开发了改性秸秆和聚酯(PE、PP及PS等)复合造粒制备生物基塑料的新技术。该技术增加了生物基塑料的力学性能及
本项目基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电池回收领域的优势,开发出适用于动力电池的负极人造石墨回收和再生关键技术,设计回收粉料深度除杂工艺,提升回收石墨的纯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