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1997年2月~2000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2.1992年9月~1995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硕
201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2008.04~2016.1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6.07~2008.03,中国科学
赵利霞,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该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环境污染
博士,副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在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
2009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08-2009/08 美国托莱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2002/09-2005/07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
苏贵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洪堡学者。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功能性材料的构筑、表征与持久性有机污染
研究方向为饮用水和地表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和潜在风险污染物的筛查研究和风险评价,长期从事饮用水和再生水的安全评价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事土壤环境中持久性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物有效性研究。重点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物质在土壤- 土壤溶液- 土壤动物 - 植物界面的化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随后留生态中心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0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6年10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教育经历: 1
教育经历1998.09—2002.07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学士;2003.09—2008.07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科学;博士。工作经历20
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化学和污染防治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酸沉降影响与控制对策研究、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化学行为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暴露水平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