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次数

717

收藏次数

0

接洽次数

0

  • 李海波
  • 研究员
  • 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实验物理中心
简历介绍:
199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中国高等科技中心做博士后。2000年至2001年6月在CERN做“CERN Fellow”。2001年至2005年在美国Wisconsin大学做研究工作(Research Associate),参加SLAC的BaBar实验。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参加北京谱仪III实验,任BESIII物理协调人。2011年参加日本COMET实验,任中国COMET实验负责人。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曾参加过多项国际合作实验,主要包括:北京谱仪、ALEPH和BABAR等不同能区的正负电子对撞实验研究。开展重味物理实验研究,利用B介子稀有衰变主导测量了CP破坏相角sin(2alpha),实验上证实了CKM矩阵的幺正性,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对CP破坏的预言。在BESIII主要参加粲介子、粲重子衰变实验研究。多次被约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给大会报告。其中2011年分别被国际强子会议和第25届国际轻子光子会议特约给大会报告。

2011年起参加日本的COMET实验,开始带电轻子味破坏的实验研究工作。承担基金委重点、科技部“973”课题等项目。

获奖及荣誉:

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