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浏览次数

303

收藏次数

0

接洽次数

0

  • 郇庆
  • 研究员

郇庆 简介

简介

:

男,1979年9月生于山东淄博

山东大学物理系,本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

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

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技术部电子学仪器部(TS01组)负责人/组长。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百人计划”;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018年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朱良漪青年创新奖”;2018年度获得中国真空学会“中国真空科技青年创新奖”。

主要研究方向

:

扫描隧道/探针显微术;表面物理;有机功能分子自组装及单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物理科研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

致力于高端科研仪器装备的自主研制和开发,带领团队从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着手,开发包括各类控制器、精密放大器、束源炉、低温恒温器等在内的一批核心关键部件,并先后主持或核心参与研制搭建了各类真空系统十余台套,包括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分子束外延系统、激光分子束外延系统、原子层沉积系统等。完成的系统多台已应用于科研,并发表科学论文多篇。部分研制/改造设备介绍如下:

超高真空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

在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下,设计搭建了1套基于“甲壳虫”型扫描探头的变温扫描隧道系统,其中整个真空系统的设计、扫描探头等核心部件、电子控制单元等均为自主研制开发。系统研制完成后,已用于多个课题的科学研究,并在有机分子和金属团簇在金属表面的生长【

Phys. Chem. C

119, 8208-8212(2015);

Chinese Physics B

, 24 (7) 076802(2015)】、有机分子在单晶表面的聚合反应【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2017, 121(39): 21650-21657 】、固态碳源制备石墨烯【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10, 213107(2017)】、分子内部质子遂穿过程的观测【accepted by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等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成果。

新型光学-

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分子束外延联合系统:

在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下,作为技术负责人核心参与研制了新型光学-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分子束外延联合系统4套。该系统具有光信号到达遂穿结的引入和引出通道,在传统STM系统电学激发电学探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实现光学激发电学探测、电学激发光学探测以及光学激发光学探测,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STM系统的研究应用领域。此外,还将qplus AFM功能以及分子束外延制备功能等集成在该系统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其功能。目前,全部4套系统已交付用户单位开展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高通量连续组分外延薄膜制备及原位局域电子态表征系统:

在“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支持下,与超导实验室同事共同完成了该系统的研发。该系统为国际上首台具有高通量特色并同时具备薄膜生长和表征的尖端仪器,也是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的重要技术工作基础。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组分外延薄膜制备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从原理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原位局域电子态表征部分也采用了多项原创新技术,实现了样品的大范围移动和高精度定位(分辨率优于1μm),为其在超导薄膜材料的制备及相图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该系统已开展超导薄膜的性质研究,成功制备出多批次高质量超导薄膜。该系统详细介绍已发表在《科学仪器评论》杂志上【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