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机械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6年在水电部第二工程局从事大型机械施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获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
1986年参加北京谱仪机械总体的工作、大型量能器强子吸收体的研制等工作。
1997年7月至10月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参加HERA-B合作研究。1998年9月至12月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Fermilab)参加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探测器的结构设计。 2000年6月至12月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参加Endcap Muon Chamber的研制,回国后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在北京完成探测器的总装集成与检测工作。
2002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作为机械系统负责人,带领课题组完成北京谱仪III主体结构的设计与建造。主持完成碘化铯晶体电磁量能器机械装备的预研、自主设计、国内制造、组装、调试检测以及总装配。
2007年至2011年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负责大型探测器机械主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
2011年开始参加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设计和建造,这是中国最大的科学研究装置,是基于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的多学科应用研究平台,建设周期是2011年至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