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钦军
- 主任
- 研究员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简 历:
彭钦军,1976年1月生,在四川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国家重大专项论证专家组成员,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第一届领域专家组成员, 中国科学院某重大计划总师,国家重大前沿装备研制-深紫外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光学激光专委会委员,中国兵工定向能委员会委员,美国Scientific world 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科技委成员,北京光学会理事等。
一直从事激光物理、高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变频激光技术、光电信息处理技术等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Appl Phys Lett,Opt Lett, Electron. Let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上百篇,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参与专著1本,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并担任APLS2008,CLEO2009分会主席,SinoGerm FOS 2010,2011 组委会成员,亚太青年科学家奖评委,被邀请在国际大会IEEE LFNM2006,APLS2008, CAOL 2009,CLEO2009做大会特邀报告,协助许祖彦院士参与撰写了国家中长期规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国科学院院三期创新和“十二五”规划等。
社会任职:研究方向:
1.超高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研究,超高功率高亮度全固态激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高功率高亮度固体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主被动光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光束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技术研究、高功率高亮度固体激光新技术探索等 2.高功率变频激光技术研究:深紫外固体激光的产生和实用化技术研究,光参量激光技术研究,多次谐波产生技术研究,中红外固体激光技术研究等。 3.全固态激光应用技术研究:如激光先进制造、激光医疗等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大功率激光项目
2. 深紫外激光项目
3.皮秒变频激光项目
4.大功率激光应用技术等
代表论著:
1. Wavelength switchable high-power diode-side-pumped rod Tm:YAG Laser around 2μm, C Wang , S Du, Q Peng, Z Xu et al. Opt.Express,26 (2013)7156.
2. Sequence combining of pulsed lasers using refraction-beam-displacement, J Xu, Q Peng et al.Appl.Opt.52,(2013)208
3. High power UV 278 nm laser from fourth harmonic generation of a diode-pumped Q-switched Nd:YAG laser in CsB3O5, Z Wang, FYang, G Zhang, Q Peng, Y Wu and Z Xu et al.Opt. Lett,37 (2012)2403. |
4.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nanosecond 177.3nm deep-ultraviolet light by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in KBBF, F.Yang, Q Peng, Z Xu et al. Appl.Phys. B 96 (2009)415.
5. Efficient improvement of laser beam quality by coherent combining in an improved Michelson cavity; Q Peng, Z Xu et al Opt.Lett.30(2005)1485 |
获奖及荣誉: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